水族习俗巨著•《水书习俗经典译注》喜迎专家审稿
正值全省上下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之际,在这万物茂盛、生命蓬勃的初夏时节,5月17日,充满激情与热望的水族文化专家学者,在绿波荡漾的荔波樟江河畔欢聚一堂,怀着无比敬意,对现年63岁的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研究所原研究员姚覃军老师付出20余年精力与心血译注而成的《水书习俗经典译注》进行审稿。

审稿会现场
这次审稿会议,由贵州省水家学会主办,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荔波县档案史志馆、荔波县水家学会承办。黔南州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荔波县人大常委会、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荔波县档案史志馆、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文化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由贵州省水家学会会长韦祖宏主持。
姚覃军老师在审稿会上向与会人员就《水书习俗经典译注》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姚覃军作《水书习俗经典译注》介绍
《水书习俗经典译注》是姚覃军自2000年起,对水书六部(派)中的《亥子丑》(ʁaːi³ ɕi³ su³)部识读本的注解,初稿成于2020年。此后,用近三年时间修订审校,形成译注正稿,分成上中下三册,全书近300万字。
水书习俗中的《亥子丑》部以基础读本为例,全面识读水书及水书习俗,深入剖析其在水族民间的广泛应用,展示了水书通过日常习俗活动,解释说明水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宣传、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水书习俗经典译注》详细注解水书习俗条目241个,以事例的方式从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到每条习俗吉日吉时吉方与禁忌作了详尽说明和具体分析。全书由水书原字符图案、水语读音(国际音标)、汉文字直译、完整意译方式逐条加以编译注释。

审稿会上,与会的水族文化专家学者从《水书习俗经典译注》的学术价值、传承保护性、创新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文字表达等方面进行审阅并竞相发言。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贵州文史馆馆员、贵州民族大学水书文化研究院原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贵州省水家学会名誉会长潘朝霖认为,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的重大价值体现在“是水书习俗内涵挖掘得最多、最深、最广的译注成果;是水书单本译注成果中,体量最大、内容最丰硕的成果;是水书研究告别清浅,向纵深发展的导向性、代表性成果;记录了水书习俗活态传承的生动场景、画面与细节;是收集、翻译、水族祝词最多的成果;是多学科、多角度研究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等六个方面。鉴于此,他建议对《水书习俗经典译注》要尽快完善并精装出版,拍摄该书的视频版本,如果有现场社会实践场景最佳;希望组织力量配合、协助姚覃军老师做好本书的后续工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原书记、教授、贵州省水家学会顾问梁光华对姚覃军老师为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部水书习俗活态传承不可多得的译注,现场即兴作了题为《点赞水书习俗》的诗:“水书习俗国家宝,活态传承最重要。文本口传双璧研,驰名远播青史耀。”并就这部译注进一步完善好前言、导论、体例、凡例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黔南民族师院历史与民族学院副院长、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蒙耀远认为,这是一部价值不菲的水书文本文献与口传文献合璧的皇皇巨著,是对水书使用过程所用到的口头传统按“三对照”全面翻译的一部重要译著,是一部水族习俗大集成的文化巨著。可以说是目前见到的篇幅长、内容全、解释透的水书经典译著。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曙山,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理论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韩荣培,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韦述启,三都县国家级水书习俗传承人杨胜昭等与会水族文化专家学者都先后作了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是一部突破学界常规译注的水书习俗集大成,将会吹皱学界的“一池春水”,姚覃军老师为这部译注付出了巨大努力,为水书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围绕进一步完善好这部译注,大家从目录、行文表述、音标标注等方面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黔南州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安军在发言中说,听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很热烈、很精彩、很切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姚覃军老师对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执着、热爱和坚守,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呕心沥血、匠心打造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让人感佩;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贵州省水家学会为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始终秉持着不辞艰辛不懈努力的精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各位专家学者情真意切的态度和务实严谨的治学作风。恳盼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把脉指导黔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恳盼贵州省水家学会继续关心支持黔南民族文化发展,保持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良好势头,精诚合作、共续佳绩;恳盼《水书习俗经典译注》早日定稿,早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水家学会顾问韦耀军在讲话中认为这次会议召开得比较成功。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是目前为止将“文字+口语+应用”有效融合在一起的一部水书习俗译注巨著,体现了姚覃军老师在水书习俗方面深厚的知识涵养和执着的治学精神。今天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都很积极专业,各有侧重,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建议。他强调,这部译注对水书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作用与价值毋庸置疑,希望大家在恪守“保持水书习俗原始性”的原则下,与姚覃军老师加强沟通,结合这次会议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建议,将这部译注尽早地修改定稿,为民族文化传承利用弘扬和水书申报世遗发力。

韦祖宏(左)与姚覃军(右)促膝相谈
贵州省水家会学会长韦祖宏在会上指出,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不仅是对这部《水书习俗经典译注》的审稿,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更是让我们在学术思想上进行了一次交流碰撞,对水书习俗的深情凝望和深切探寻。这次会议,让我们再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姚覃军老师以及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对我们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始终保持着不懈努力与追求的情怀和精神。他强调,要完成《水书习俗经典译注》的修改定稿及至出版,要分两步走。首先,荔波县水家学会要在尊重水书习俗内涵的前提下根据这次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竭尽全力地组织做好《水书习俗经典译注》修改完善工作,在今年年底拿出初稿。其次,贵州省水家学会学术部要牵头,成立专班,将这部译注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升,努力挖掘水书习俗与中华文化深刻内在的关联性,争取正式出版,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事业与助力水书申报世遗作出应有贡献。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蒙明洲及其他成员,荔波县水家学会、独山县水家学会等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