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网站文章 > 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贵州水族整体脱贫调研报告

来源:小编发布时间: 2022-07-20浏览次数:

【脱贫攻坚系列调研⑥】  

作者:贵州省国家治理现代化地方实践智库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李胜、张智勇、谢忠文、高刚、张云峰、邢启顺、许峰、龙海峰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发展,牵挂着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多次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年来,贵州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打好“四场硬仗”。以水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实现整体脱贫,探索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贵州经验。近日,贵州省国家治理现代化地方实践智库调研组,深入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县、都匀市、独山县、荔波县等地,就水族整体脱贫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调研。

全国水族总人口44.8万,主要聚居于贵州,是该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三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达35.62%,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三都水族自治县等24个县(区)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这标志着三都延续千年的贫困已成为历史,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与全国同步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芒种时节,走进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甲化村,稻禾青悠,群山灵秀,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脱贫攻坚的热潮正在水乡大地上奔涌。

1.号准“贫”脉 绘制脱贫攻坚路线图

在三都县三合街道拉揽村,云雾袅绕的青山下,村庄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水墨画。走进村子,一条条蜿蜒整洁的村道,一道道篱笆墙围成精致的“小菜园”,一幅幅生动活泼充满民族风情的“文化墙”映入眼帘……

“我们水家人啊,旧社会住在山区,又穷又苦,常年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我们不仅吃饱了肚子,住进了新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老百姓心里啊,十分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84岁的水族老人石信说。

葡萄种植大户望着丰收的葡萄乐得合不拢嘴。许增强摄/光明图片

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的三都县,属山地高原地形,全国63%的水族人口居住在此,是中华56个民族中水族同胞的大本营。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三都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充分,贫困人口多,是脱贫攻坚道路上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三都县创新提出“自信自强、苦干快赶”精神,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力量、智慧汇集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来,全县上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坚克难。调研组了解到,为强化顶层设计,三都建立完善领导、帮扶、奖惩和督查机制,并先后出台了《关于精准脱贫决战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实施意见》《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正向激励干部十条规定》等文件,从全局科学谋划,狠抓落实,推动了干部下沉,责任也层层压实。

荔波县构建了“1+8+94”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选派2688名干部全脱产下沉一线,分派到1340个网格参与到水族的脱贫攻坚中去,选派懂水族语言、熟悉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派驻一线,所有水族村寨扶贫队伍达到全覆盖。三都优化调整干部下沉驻村,实行脱贫攻坚责任包保三级网格管理体系,选派1555名干部分派到2249个脱贫攻坚网格中脱产驻村,帮助贫困群众算好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等经济收入,找准存在的问题,谋划增收扶贫项目。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三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汇聚起来的强大合力。据了解,中央统战部通过选派优秀干部、安排帮扶项目和资金等形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帮扶资源,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2110人次,累计帮扶项目161个,帮扶资金达1.1亿多元;广州市黄埔区等帮扶单位通过资金支持、派驻干部、教育医疗组团帮扶等,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助推“黔货出山、优品入黔”,共实施帮扶事项180余个,帮扶资金2亿多元,形成“对口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深圳部分企业20多年累计捐资捐物达2亿元,援建学校56所、乡(镇)卫生院10所、建设项目5个。

水族马尾绣传承人韦应丽正在刺绣。宁坚摄/光明图片

县市互帮、社会参与、百企助力、万人攻坚……三都县已形成了“一家困难多家帮”的生动局面,贵州省委省政府聚焦实际困难,派出省财政厅、省军区等攻坚力量。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三都水族自治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县委、县政府自2014年以来,共调集资金99.15亿余元,实施项目5560余个,在保障民生、产业发展、改善基础、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2.小庭院做出产业脱贫“大文章”

“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以三都县普安镇为核心区域种植的13.6万亩葡萄园顺着山势蜿蜒盘旋,一坡连着一坡,“县里搭建了销售渠道,我家的葡萄已被客商订购一空!”水族姑娘许开琪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长期以来,水族群众“守着聚宝盆却过着苦日子”,为改变这种窘境,都匀、独山、荔波、三都等地实施“变闲为宝”“变零为整”等农村产业模式,在高山切割深、土地破碎的地区硬闯出了一条符合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子。

调研组了解到,针对农村传统产业乱、小、散等问题,三都县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黄桃、葡萄、辣椒、食用菌“四种”为主的种植业,以香猪、草坡牛、水乡桑羊“三养”为主的养殖业。同时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发展出以“小菜园、小茶园、小果园、小药园、小田园、小作坊、小养殖”为主要内容的“七小庭院经济”,成为脱贫攻坚产业的有力补充。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村民平立富说:“我以前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不懂技术,全家一年都挣不到1000元。现在把小庭院利用起来,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可卖,平时的零花钱就不愁了。”

鱼腥草、花椒、田鱼、土蜂……庭院经济的种类越来越多,水族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不仅如此,庭院经济中的“小作坊”模式,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都县茶农正在采摘新茶。韦荣整摄/光明图片

三都县中和镇水族村民韦应丽,在家门口成立了马尾绣发展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402户1381人参与,“绣娘”们靠马尾绣技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目前,该县从事马尾绣生产开发的小型企业已有88家,马尾绣“绣娘”21560人,仅2019年三都马尾绣销售额就达1.36亿元,探索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而“七小庭院经济”模式,也被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脱贫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在三都中和镇扶贫产业园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调研组看到一些羊舍门前都悬挂着一块块招牌,上面标记了饲养员、技术员、联结贫困户等信息。据了解,该企业将政府投资形成的所有资产,量化到全县项目涉及受益的镇、村及贫困户,统一集中在这里,由企业挂牌代养,公司按不低于总投资的9%进行年底分红。目前覆盖了7个镇(街道)的5192个贫困户,带动1.2万人脱贫致富。

除了“飞地经济”外,荔波县采取“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层层签订蚕茧统一购销协议,整合40家企业、231家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已占全县农产品产量的40%。以“淘宝荔波馆”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发展近100家,2019年电商销售收入突破500万元。

3.不等不靠勤劳创造

“有的没有技术,有的思想落后,有的不会计划……过去水族群众的贫困不仅仅是缺少收入,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的匮乏与不足。”三都县委书记朱奉余告诉调研组,为涵养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三都抓实党建引领促脱贫,全面深化拓展“一补三强”思想扶贫工作,推动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水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如今水族人民精气神得到全面提振,创新推行的乡村环境整治“六看法”(一看地面二看墙、三看家具四看床、五看厕所和厨房、六看院落脏不脏),让村容村貌全面改观,催人勤劳致富的乡村人居环境已经形成。

三都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资料图片

一家三代65年接力照顾麻风病人的县民政局干部王胜林;创收1.3亿元,带动7000多户农户脱贫增收的民营企业家张义琼;放弃城里的高薪工作,返乡投身到家乡建设的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潘永贤……这些身边人的故事典型,也在潜移默化地激发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思想转变了,让群众口袋富起来才是关键。三都县创新“点线面”结合就业扶贫模式,做实“村社合一”。通过建立县人力资源公司这个“中心点”,对接其他劳务企业和机构业务。全县91个行政村按照“一村一社”原则,组建9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且在10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投入160万元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与此同时,在江苏常州成立党员服务中心,在广州、深圳成立驻外办事处和劳务工作站,积极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在外工作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75万人,带动自主创业1303人。

有了服务点,如何搭建好创业就业的桥梁?三都县创新连接“群众+合作社+党建”“群众+合作社+公司”“群众+合作社+政策”的线,建立村级党支部与合作社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挖掘和培育一批外出务工带头人,建立“带头能人数据库”,如中和镇的“带头能人”潘宏斌,他外出打工多年,对水族劳动力输出集中地和输出习惯有一定了解,同时积极对接企业,掌握招工信息,在中和镇设立固定招工点,长期组织当地群众外出就业,成为帮助乡亲的“就业媒人”。

4.挪穷窝 扶民智 斩穷根

“我是从农村来的,能有机会继续读书,我一定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三都民族技工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杨再高说。

教育可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根本的精准扶贫。从2018年起,三都每年向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输送50名学生,投入3017万元解决学生的学费、杂费、往返车费等,学习期间每人每月还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不增加贫困家庭任何负担。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从坝街迁到三都的城南社区居住,小孩儿能在附近报名读书了,不用跋山涉水地去学校了。”三都县都江镇坝街村的搬迁户潘凡说。

新建改建学校16所;发放高中以上建档立卡学生资助11.7万人次1.1亿元;推进“双语”基础教学;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院坝会等载体,创新开展技能大培训855期2.46万人次……一条条措施,是三都阻断贫困劳动力代际传递的有力保障。

民生连着民心,三都等地直面“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向山要地,在全县10个安置点建成住房12036套,搬迁体量位于全省第七、全州第一。为增强搬迁户积极性,三都不断完善移民安置点卫生室、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全面开展技能培训等“四大工程”,水族群众从躲在大山过穷日子到主动搬出大山,实现了生存资源接续、社会关系重构和生计能力提升。

在搬出大山提高了水族同胞生活质量的同时,三都县还发挥金融扶贫的重要作用,选派98名农商银行干部到镇(街道)、村挂职,开办“金融夜校”课堂276场,创建“网络金融夜校”微信讲堂群112个,累计向农业企业、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发放贷款41933.8万元。

几年来,三都想民众所想,着力补齐“水、电、路、讯”等短板,建设农村“组组通”公路1549公里,解决31.78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所有农村人口用电有保障。此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全县重大病、慢性病患者包保网格化管理,并完成危房改造2.14万户。

5.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思考

坚定少数民族跟党走的信念。一百年前,党的一大代表、水族青年邓恩铭走出大山,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当前,水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都县九阡镇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潘永贤等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舍小家顾大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获得了水族群众的高度认可。在少数民族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发展产业、增强信心,让少数民族群众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必胜信念。

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要立足民族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三都县把“马尾绣”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带动水族群众致富的“大产业”,把优越的自然环境变成了“绿色生态产业”。这一实践说明,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让绿水青山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增强内生动力是少数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水族聚居地区把提志气、强技能放在抓脱贫攻坚工作首位,培育“自信自强、苦干快赶”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通过选树优秀典型、扶贫宣誓等方式凝练“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坚强意志。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增强信心、提高技能、树立志气。同时要继续搭建好各类培训平台、优化培训机制、健全教育体制,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实现群众可持续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少数民族地区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三都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劳有所得等领域持续发力,强力推进“三落实”,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全力补齐“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一缕缕温情暖意浸润在水族群众身边。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0日 07版)